2020年8月13日,伟德国际官方入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有幸邀请到浙江工商大学西方文学与文化研究院蒋承勇教授,带来题为“文学思潮研究:方法与价值”的线上讲座。本场讲座我院中文系纪海龙副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蒋承勇教授首先抛出问题:“文学思潮研究是不是一个前沿性话题?你对该领域的研究了解多少?”引人深思。在问题的层层深入中,讲座沿文学思潮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研究方法——研究价值的脉络逐步展开。
蒋承勇教授首先提醒我们注意,中国传统文学以文体演变为线索,而西方文学的展开明显呈思潮“运动”“革新”“革命”的形态。所以文学思潮研究是西方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范畴。
何为“文学思潮”(Literary Trends)?蒋承勇教授指出,文学思潮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一定社会文化思潮影响下形成的具有某种共同美学倾向、艺术追求和广泛影响的文学思想潮流。更具体地可以从文化逻辑、理论表达、作家生态、文本形态四个方面作出界定。
接下来,蒋承勇教授指出文学思潮研究具有理论性、宏观性和综合性三个基本特点。“理论性”意味着文学思潮研究需要对作家作品和文学史现象在理论概括与抽象提炼后上升到文学理论和美学理论的层面;“宏观性”意味着文学思潮研究需要在具体的作家作品中“出圈”,使文学史研究具有宏阔的视野;“综合性”意味着文学思潮的硏究是作家作品、文学批评、文学史和思想史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蒋承勇教授认为:基于西方文学思潮国际化、世界性的演变特点和比较文学在宽泛意义上的“世界文学”范式的性质,西方文学思潮的研究需要比较文学的方法与理念。他以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厨川白村《西洋近代文艺思潮论》等为例,佐证跨文化比较对于西方文学思潮研究具有必然性;而比较文学的跨学科互涉,对文学思潮研究也大有裨益。
最后,蒋承勇教授指出文学思潮研究极富学术价值:一、拓展文学研究新路径、新领域,具有学术意义的潜在性、前沿性;二、为文学史“重写”提供新思路、新视野、新成果;三、拓展作家作品研究的视阈;四、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学科体系建设;五、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艺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学术价值;六、对我国文学创作有借鉴价值。。
本场讲座,蒋承勇教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为百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深度与高度并存的学术盛宴。互动环节,与会师生积极提问,蒋承勇教授耐心细致地进行了解答。
何蕊(伟德国际官方入口文新院中文系16级本科生)
2020-08-31 14:55
编辑:鞠鹤
审核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