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堂课思政建设工作,提升学院思政工作质量,7月15日下午,学院召开了青年教师课程思政建设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罗军飞,副院长陈国雄以及20余位青年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院长陈国雄主持。
陈国雄副院长说,在座的老师都是学院未来的中坚力量,把大家请来就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和感受,把课程思政元素如何镶嵌进课堂教学中,怎么把课程思政建设做得更好,创造出符合我院实际的课程思政特色,希望大家畅所欲言,积极献言献策。
座谈会上,大家围绕课堂思政建设各抒己见,积极展开讨论,现场气氛热烈。纪海龙老师以《外国文学史》课程为例,分享了如何通过讲授外国文学作品来贯彻课堂思政,她提出应该立足课堂特色,突出比较跨越异域文化来建立文化自信和国际化视野,重视经典作品的讨论,实现思政建设和专业知识的融合,注重教学改革,将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融入课堂,并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凌菁老师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宏观角度出发,提出要更加紧密学科与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老师们应该厘清为谁培养新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人才,以及如何培养一个合格的新闻人才这些问题。汪奕君老师则阐述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彼此的关系和背后的逻辑,她认为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身的感受力,老师应该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价值尺度。周雯娟老师从《社会学概论》本身的适用性分析了课堂思政工作的思路,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老师的价值引领作用。其他老师还围绕课程思政与专业建设、思政立项等内容发表看法,座谈会气氛热烈。
罗军飞书记表示,高等教育必须围绕“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青年教师要重视自身的主导性作用,多读书以了解中国了解世界,言传身教,在知识传授中注重价值传递,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全院老师要着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寻找好的方式方法,“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最终落实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0-07-16 15:33
编辑:卞延竹
审核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