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7日,由伟德国际官方入口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以及中华经典吟唱研究与传播基地联合举办的“百家讲坛进中南”系列讲座第八讲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大宋之变”,主讲人为北京大学的赵冬梅教授,主持人为我院教授杨雨老师,来自校内外的五百多名师生聆听了本次演讲。
晚上7点半,讲座以线上会议的方式举行。讲座伊始,杨雨教授热情地向大家介绍了赵冬梅教授,在场师生都对本场讲座充满期待。赵教授主要以时下的热播剧《清平乐》为导引,向大家讲述了剧中朝堂戏的两点重要价值,并带领大家品评了王安石、司马光等一系列历史人物的政治故事,在此基础之上对大宋之变做出了相关解读。
一方面,赵教授认为《清平乐》中的朝堂戏在观念上与中国传统的各类文学剧作中的朝堂戏有所不同,这是在政治概念上的一个巨大进步。赵教授指出,“中国传统的戏曲舞台、评书小说、以及电视剧和网剧中的宫廷政治都是非常单一的勾心斗角,这种中间对立实际上很像京剧,是一种非常脸谱化的表达,甚至并不符合帝制时代的政治本质。但《清平乐》中的朝堂戏却并非如此,剧中的宰相大臣和皇帝之间、宰相和群臣之间尽管存在不可否认的派系斗争,但是这一群人不管曾经有过怎样的私心,他们在国家遭遇重大危机的时候能够一致对外。”赵老师还列举了范仲淹、吕夷简等人的例子进行了详细论说,强调《清平乐》实际上呈现出了一个正常的政治应有的状态,这将有利于大家了解政治的复杂、人性的复杂。
另一方面,赵教授认为《清平乐》中的朝堂戏值得表彰的地方在于剧中的知识来源是一种现代的知识来源。所谓现代的知识来源,是指作者认真地阅读了严肃的史学论著,相关史学知识的来源是符合史实的。赵教授指出,“经历了两个作者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清平乐》实际上包含着相当多的科学理性的新知识。”比如:剧中公主对其亲生母亲苗娘子的称呼为姐姐,这个很不一样的称呼是符合宋朝历史事实的,与嫡庶之分密切相关;曹皇后带进宫的嫁妆中有新雕版的《齐民要术》,这一情节设定合乎当时的历史事实,显示出作者的高妙。赵教授认为,这种知识上的进步可以开创一个时代。“我们这个时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戏剧作者,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能力从严肃的文学作品、甚至是史料、笔记中去获取知识,然后再以一种通俗的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传递那些相对更加准确的知识和观念”,这也正是《清平乐》的难能可贵之处。
此外,赵冬梅教授还从其本人独到的史料研究出发,对王安石和司马光两人进行了相关评价,并以此为出发点对大宋之变进行了精彩论说。赵教授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以政府增收为目的的改革,就增收来讲王安石变法毫无疑问是成功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王安石变法也破坏了政治风气。她指出,王安石变法实际上改变了以往多元政治的局面,不再允许实质性的政治批评的存在,而且改变了官僚群体的状态,使他们从思想自由、有独立判断能力的官员转变为了工具性极强的官僚;而司马光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则存在着巨大的悲哀。随后,赵教授又以一系列政治人物为线索,对大宋之变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解读。
本场讲座设置了会后提问环节,与会学生都踊跃提问、积极留言,提出了许多见解独到而又引人深思的问题,赵冬梅教授认真细致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讲座在热烈欢快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伟德国际官方入口文新院汉语言文学2016级本科生 张秋瑾
2020-06-09 14:56
编辑:鞠鹤
审核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分享